由中建桥梁承建的抚顺热电联产项目的核心构筑物之一——144米烟囱近日主体结构顺利封顶,为项目整体投产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
项目总投资约13.7亿元,占地面积约340亩,是辽宁省2025年重点开工项目,也是推动抚顺市绿色转型的“一号工程”。项目建成投产后,将实现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,有效提升能源供应效率,蒸汽供汽量500吨/时,可满足园区内50余家企业用汽需求,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、稳定生产预期提供“硬核支撑”,提升招商引资软环境,为抚顺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。
烟囱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单位工程,其质量和进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整体推进的节奏。开工伊始,项目团队贯彻“策划先行、闭环管理”的策略,综合考虑烟囱的高度、直径、壁厚等参数,以及当地气候、环境、使用需求等因素,从施工流程安排、资源调配、质量标准、安全措施等方面制定详细完备的施工计划,确保各工序之间紧密衔接,实现了烟囱基础土方开挖比原计划提前20天完成,翻车机室深基坑支护桩施工较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,核心构筑物144米烟囱提前25天封顶等关键性节点。
项目团队凭借专业实力与履约能力,获业主单位抚顺高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表扬信,其建设进展还受到辽宁日报、抚顺晚报、“今抚顺”微信公众号等属地主流媒体报道。
创新工艺,按下项目“快进键”
项目组建党员先锋队、青年突击队,针对项目关键节点、施工难点,依托科学统筹与精细化部署,通过工序推演、施工方案动态优化、资源整合协调、开展核心工艺攻关与优化设计等措施,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。针对烟囱主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三角架翻模工艺:前者具备卓越的承载能力与抗侧力性能,有效抵御强风、地震等自然灾害,确保工程长期安全稳固、屹立不倒;后者以三角架作为操作平台和模板支撑,施工人员分层支设模板、浇筑混凝土,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,拆除底层模板向上翻升,如此循环作业逐层增高,显著提升施工效率,确保筒体施工精度与质量。
精益管控,擦亮工程“高品质”
项目团队以打造精品工程、标杆工程为目标,与项目业主、设计、监理、主要设备供应商等各参建单位密切沟通,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,进行技术质量专项培训,举办技术联络会,成立由技术、安全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,通过数智化技术应用,全面管控安全、质量、进度等关键要素,强化质量风险前置防控和一次成优过程管理,为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数智赋能,筑牢安全“防护网”
项目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,持续强化安全管理措施,通过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闭环机制,严格执行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程序,常态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和消防、高空坠落等专项演练,推广行为安全观察打卡制度,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监督,营造全员参与、共治共享的安全氛围。同时,多举措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安全监管、风险监测和应急指挥等各个环节,实现从“人工为主”向“科技赋能”的关键跃升,构建起立体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,为项目高质量推进筑牢坚实屏障。